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学会 > 最美科技工作者

2019年,王元卓因为给女儿画的几幅《流浪地球》科普手绘,登上微博热搜,短短几天获得了1亿多阅读量,百余家媒体转载报道,网友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称呼——“硬核科学家奶爸”。

这些年,王元卓入选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作为中国科协科学与影视融合项目组的成员及科学家代表,王元卓在郑州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国科学与影视融合研创基地。

除了科普“达人”的头衔,王元卓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身份——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大数据研究院(简称数研院)院长。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数研院开发的智能手表为河南的“硬核”抗疫提供了科技支撑。“我们的智能手表可以疫情防控提供更为精准的手段”王元卓向记者演示,后台屏幕上每一个节点都是佩戴了智能手表的一个人,通过手表可以记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社交时长,距离过近手表上的感触功能会告警,体温过高也会发出警示。同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一旦某一个人感染了疾病,就可以快速找到他的密切接触人群。

在智能手表的基础上,王元卓团队又研发了“疫情通大数据服务平台”,从最初的数据简单汇聚到通过数据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包括科普性文章的聚焦以及网络上谣言的辟谣,功能一直在迭代增加,宅在家里的市民只要简单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知道外面世界发生的一切。

有数据为证。“疫情通大数据服务平台”累计267万人次使用,推送280万余篇疫情相关文章,阅读量达1300余万次,利用大数据预测10余个国家的未来确诊数,实现平均准确率高达99.6%;研发的“社区疫情服务系统”覆盖人群15万,累计提供服务3万余次。

不仅是科技防疫,数研院正在加快赋能河南的数字经济。聚集领域内优势机构,数研院与14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8个联合实验室,为河南大数据生态建设做出有力贡献。

“我们正在研发的2.0版数据大脑年底会正式发布,它可以把数研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集成,为系统化地推动河南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针对河南和郑州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急迫需求,王元卓发起组织并引入“中国大数据教育大会”等多个国家级大型活动,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新工科联盟、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支持提升郑州人才培养能力,与郑州大学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为河南培养大数据人才奠定基础。

他还发起并筹建“河南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郑州市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聚集省内外191位大数据专家,构建河南大数据专家智库,服务河南大数据发展。

2019年以来王元卓为省委组织部、郑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郑州市委党校等授课20余次,讲授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

“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教育引领未来”,这是数研院落户河南的使命担当。数据赋能河南高质量发展,中原大地再次迎来“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河南日报记者 刘晓波 尹江勇

https://mp.weixin.qq.com/s/pDsVoZfAxG0n41Ex43w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