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之窗

 9月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包括正文和《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4个附件。

  当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或50周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说:“这是上世纪50年代初确定的。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

  王晓萍具体介绍了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的三方面考虑。一是有助于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王晓萍介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78.6岁。同时,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年,增加到目前的14年,参加工作的起始年龄普遍后移。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更好地释放人力资源红利。

  二是有助于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老龄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人以上,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王晓萍表示,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能够减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是有助于满足劳动者工作生活安排的多样化需要。王晓萍提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条件不断改善,劳动者对退休时间的早晚有着不同诉求,希望有一些弹性、多一些选择,现行退休年龄政策有必要作出相应调整。

  坚持自愿、弹性,是这次改革的重要原则。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普遍反映,希望能够适当增加退休时间的选择权,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工作与生活。”王晓萍介绍,《办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规定职工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最长也不超过3年。

  王晓萍补充说明三点:职工办理弹性提前退休时,应达到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职工弹性提前退休的年龄不能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男职工不能低于60周岁,女职工不能低于55周岁或50周岁;弹性退休制度实施中不得违背职工意愿,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职工选择退休年龄。

  “《办法》实施后,职工退休年龄由原来的一个刚性节点,拓展成为一个弹性区间,增加了自由选择空间。”王晓萍说。

  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关系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加强对相关群体的权益保障,是这次改革的重要考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办法》是在对各方面期盼和诉求进行认真研究梳理后制定的,并针对不同群体,作出了相关政策规定。

  这些政策包括:对于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大龄劳动者,加强就业促进和权益保护;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首次从法律层面对保障其基本权益提出要求;对于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强化权益保障要求;对于大龄失业人员,明确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对于特殊工种劳动者和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给予特别保护。

  同时,《办法》明确,国家完善带薪年休假制度。国家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细化、实化政策举措,推动抓好落实。”李忠说。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表示,民政部将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安排,做好养老服务兜底保障,扩大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吴叶凡